

由北京盾构工程协会发起的“中国盾构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每两年举办一届,目前已成功举办五届。大会时刻关注行业热点,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参会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上届会议规模达到800余人,参会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遍布全国,“中国盾构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已成为引领行业发展、服务行业发展的盾构盛会。
在国家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第六届中国盾构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将以“大直径、智能化设计、制造、施工”为主题,积极探讨绿色盾构、智慧盾构,推动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第六届中国盾构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暨大直径盾构智能化施工技术国际论坛定于2023年4月21日在武汉举行。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将以协办单位的身份参与本次大会。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地铁集团)成立于1992年,是广州市政府全资大型国有企业。公司始终以“建设好、运营好、经营好地铁,服务好城市,带动好产业”为宗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业务实现从地铁新线规划建设到铁路建设投融资,从地铁线网到城际铁路、有轨电车全制式覆盖,从广州一地走向粤港澳大湾区、国内主要城市乃至“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
目前,广州地铁集团负责运营的轨道交通里程达到744.5公里,除了本地地铁线网589.4公里、有轨电车22.1公里外,还包括城际铁路60.8公里,以及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江西南昌地铁三号线、海南三亚有轨电车、东莞华为松山湖小火车、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等外地项目72.2公里。同时,正全面推进12条(段)、273公里轨道交通线网建设,统筹负责33个国铁、城际、综合交通枢纽、市政道路项目投资建设,实现了与重大基础设施、产业集聚区和发展平台的配套,拉大了城市布局,拓展了城市空间。
广州地铁集团始终坚持“全程为你”的服务理念,精心组织运营,为乘客提供了安全优质的交通运输服务。2020年,广州地铁共安全运送乘客24.1亿人次,客运量居全国第二,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总量的57%。根据国际地铁协会(CoMET)披露,在全球38家大型地铁中,广州地铁多项主要运营指标保持行业领先。其中,10年平均伤亡率、连续4年车站犯罪事件发生率最低,运能利用度、运营服务可靠度、列车正点率行业领先。自2007年以来,广州地铁运营服务乘客满意度已连续多年位列全省交通行业前列,成为展示广州市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广州地铁集团积极实施多元化经营开发,成功打造万胜广场、荔胜广场、悦江上品等多个商业与住宅项目,现正结合地铁线网规划,大力开展地铁沿线土地储备,并与多家标杆企业合作开展物业开发,2020年首度跻身广州房企年度权益销售前十名。积极推动行业发展,下属控股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股票代码:003013),成为国内第一个登陆A股资本市场的地铁设计院。设计、监理、运营、咨询、培训和信息化等多项服务遍布100多个城市,为全球提供完备系统的城市交通综合解决方案。
未来,广州地铁集团将继续发挥一体化经营管理优势,主动承担“提速广州、主导湾区、引领行业”的使命,深化企业改革,推动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轨道交通产业整体能级和技术创新能力。以“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的理念,统筹推进广州都市圈城际铁路项目,全力推动“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努力构建结构合理、换乘高效、共建共享的世界级轨道交通,为广州以更实举措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更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以更强担当推动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广州市轨道交通新线建设概况及进展
目前,广州地铁正在推进11条(段)轨道交通新线建设。各线概况及建设进展情况如下:
一、七号线西延段
线路全长13.45公里(其中顺德区段长约11.8公里,广州段长约1.65公里)。共设8座车站,其中北滘新城站与佛山三号线换乘、陈村站与广佛环线换乘、陈村北站与佛山十一号线换乘,设益丰停车场1座。车辆采用6节编组B型车,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截至2022年1月底,全线开展系统综合联调及不载客试运行工作。
二、三号线东延段
线路全长约9.55公里,共设4 座车站,其中换乘站1座,设广州新城停车场1座。车辆采用6节编组B型车,最高运行速度120公里/小时。截至2022年1月底,全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52%;4座车站中,2座已封顶,2座正在进行土建施工;4个区间中,1个已贯通,3个进行土建施工。广州新城停车场正在进行施工前准备。
三、五号线东延段
线路全长9.8公里,共设车站6 座(不含文冲站),其中换乘站2座,设双岗停车场1座。车辆采用6节编组L型车,最高运行速90公里/小时。截至2022年1月底,全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52%;6座车站中,3座已封顶并开始机电施工,3座进行土建施工;6个区间中,1个已贯通,4个进行土建施工,1个进行前期准备。双岗停车场进行土建施工。
图片
四、七号线二期
线路全长21.9公里,全部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共设11 座车站,其中换乘站8 座,设姬堂停车场1座。车辆采用6节编组B型车,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截至2022年1月底,全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64%;11座车站中,4座已封顶,7座进行土建施工;11个区间中,3个已贯通,8个进行土建施工。姬堂停车场正在进行土建施工。
五、十号线
线路全长约19.15公里,共设置14座车站,均为地下站,其中换乘站10座,对三号线支线进行拆解;设广钢新城车辆段1座。车辆采用6节编组B型车,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截至2022年1月底,全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38%;14座车站中,2座已封顶,11座进行土建施工,其余1座进行前期准备;14个区间中,1个已贯通,1个正在进行土建施工,12个进行前期准备。广钢新城车辆段正在进行土建施工。
六、十一号线
线路全长约44.2公里,全部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全线共设车站32座,另外,代建一座车站(城轨琶洲站),其中换乘站20座,设置赤沙车辆段1座。车辆采用8节A型车编组,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截至2022年1月底,全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73%;32座车站中,2座已开通,13座车站已封顶,16座进行土建施工,1座进行前期准备工作;32个区间中,1个已建成开通,10个已贯通,16个区间进行土建施工,5个进行前期准备。赤沙车辆段及出入场线进行土建施工。
七、十二号线
线路全长37.6公里,全为地下线,共设25 座车站,其中换乘站17 座。全线设置槎头车辆段1座,大学城南停车场1座。车辆采用6节编组A型车,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截至2022年1月底,全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38%;
25座车站中,4座车站已封顶,20座正在进行土建施工,
1座正在前期准备工作;24个区间中,1个区间已贯通,10个区间进行土建施工,13个进行前期准备。槎头车辆段及出入段线、大学城南停车场及出入场线进行土建施工。
八、十三号线二期
线路全长33.5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车站23座(均为地下站), 1座由十一号线负责建设,其中换乘站9座。设凰岗、鱼珠停车场共2座。车辆采用8节编组A型车,最高运行速度100公里/小时。截至2022年1月底,全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44%;23座车站中,3座已封顶,19座进行土建施工, 1座进行前期准备;23个区间中,4个区间已贯通,14个正在进行土建施工,5个进行前期准备;鱼珠停车场、凰岗停车场正在进行土建施工。
九、十四号线二期
线路全长11.9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8座车站,其中换乘站3座。本工程仍使用邓村车辆段、石湖停车场作停车和列检之用,无新建车辆基地。车辆采用6节编组B型车,最高运行速度120公里/小时。截至2022年1月底,全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30%;8座车站中,1座车站已封顶,5座正在进行土建施工,2座进行前期准备;8个区间中,2个已经贯通,3个进行土建施工,3个进行前期准备。
十、十八号线
线路全长61.3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站9座,其中换乘站8座。设万顷沙车辆段1座,陇枕停车场1座。车辆运行设计时速160公里/小时。截至2022年1月底,
首通段(万顷沙-冼村,58.3公里):已于2021年9月28日开通初期运营。
后通段(冼村-广州东站,3.0公里):土建工程累计完成7%。广州东至冼村区间进行土建施工,广州东站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十一、二十二号线
线路全长30.8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车站8座,其中换乘站4座。设陈头岗停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