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地铁2021年10月开始在11号线升级并投入使用的雨雪等恶劣天气下的控车策略优化项目(雨雪模式、节能模式),经过一年多的跟踪观察,项目效果惊艳。相关数据显示,在恶劣天气下,11号线电客车空转打滑次数降低92%,电客车大交路牵引能耗(除空调、照明等其他能耗)降低17%。这是青岛地铁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践行“建设世界一流地铁”目标的一项有力举措。
雨雪模式:青岛地铁行车安全“守卫者”
青岛地铁11号线全长58公里,共22座车站,其中18座高架站、4座地下站。作为青岛市首条高架线路,11号线行车容易受天气影响,发生过雨雪天气下空转打滑导致紧急制动、晚点的情况,对正常行车造成一定影响。
青岛地铁通过对11号线区间线路坡度、列车进站前减速统计情况分析,综合考虑不同减速度下打滑次数及区间运行时间,经过三版软件的测试和计算,综合评估使用效果和行车效率,最终设计确定了雨雪模式最优运行曲线。雨雪模式在使用时可以分区间设置,在降低列车打滑概率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区间运行时间的影响。雨雪模式使用后,对比往年空转打滑次数降低92%。
节能模式:青岛地铁绿色发展“排头兵”
青岛地铁根据11号线实际列车运行曲线,综合考虑线路区间长度较长、室外条件复杂等情况,优化精调信号控车策略。通过尽可能减少列车运行过程中牵引时长、减少牵引制动转换次数,在区间增加列车惰行时间,从而降低列车牵引能耗,达到11号线最优节能效果。
11号线信号系统节能策略可实时计算列车延误时间,若早点或准点则列车采取节能策略;若晚点则自动切换原运行速度曲线追赶时间,达到节能与客运服务质量的平衡。
截至目前,节能模式与11号线运行图匹配度稳步提升,牵引能耗年度节能效率达到17%,节约牵引能耗714.82万千瓦时,节约电费514.67万元,减少标准煤878.51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126.76吨。
目前,本项目在提高行车效率、保障行车安全、节能降耗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未来,青岛地铁表示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将11号线雨雪模式、节能模式项目经验总结分享,在线网内推广使用,推动青岛地铁乃至整个轨道交通行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