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30日,中国铁建参建的
京港高铁安庆至九江段、广州南沙港铁路
开通运营
至此,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
总里程已能围绕地球赤道一周
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突破15万公里
安九高铁
12月30日,安九高铁开通、京港通道合肥至深圳首发列车发车仪式在合肥南站举行
12月30日8时58分,随着首发列车G4791次复兴号动车组缓缓驶出合肥南站,向深圳北站飞驰而去,标志着京港高铁安庆至九江段正式开通运营,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京港(台)通道商丘至深圳段全部贯通。当天,安九高铁开通、京港通道合肥至深圳首发列车发车仪式在合肥南站举行。
首趟列车飞驰在鳊鱼洲长江特大桥上
京港高铁安九段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潜山市、太湖县、宿松县,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终至江西省九江市庐山站,线路全长1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共设安庆西、潜山、太湖南、宿松东、黄梅东、黄梅南、庐山7座车站。
京港高铁安九段由铁五院负责总体设计,中铁十一局集团、中铁十二局集团、中铁十七局集团、铁一院、上海院等单位参建。
高铁通过石门湖特大桥
在设计过程中,中国铁建设计师们针对沿线地质岩溶发育、采空区多等复杂地质开展大范围地质调查和收集资料,并针对两跨沪渝高速公路、上跨武九客专、长江桥位方案比选等技术难题开展攻关,实现了项目功能定位与技术规范有机结合。在桥梁细部设计、隧道全断面开挖、特殊地基处理等方面做了诸多设计创新,并形成了整套勘察设计技术创新总结,通过设计来引领建设、运营、维护等铁路全过程周期在站房设计中,积极探索文化主题的艺术表达,提炼地方文化元素,扮靓徽风皖韵的“城市窗口”。
四电集成系统
在施工过程中,中国铁建各参建单位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全面推行作业线标准化管理,广泛使用智能化手段确保各项工序的施工质量。中铁十一局集团和铁五院联合研发了新型智能化底座板布料一体机和轨道板自动精调机等新工装,不仅保证了无砟轨道工程质量,还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在轨道铺设中,建立了自己的工程线行车调度指挥管理系统、联合调度安全生产管理云系统两个信息化系统,确保轨道铺设工作顺利推进。为保护沿线生态环境,通过采用“海绵车站”“智能化给排水及污水处理”等新设计理念,运用物联网技术、遥感技术和模型技术打造“环保管家”,实际行动呵护着美丽中国。
黄梅东站
京港高铁安九段地处长江经济带,与皖江经济带、环鄱阳湖经济圈两大区域经济区相连,北接已开通运营的京港高铁商丘至合肥、合肥至安庆段,南连既有的昌九城际铁路、京港高铁南昌至赣州段和刚刚开通运营的京港高铁赣州至深圳段。这条高铁建成通车后,将拉近我国中部省市间
南沙港铁路
广州南沙港铁路自广珠铁路雅瑶所引出,途经江门、中山、佛山、广州4市,终至南沙港区,全长88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
作为首条进入大湾区南沙自贸区境内的客货双线铁路,南沙港铁路也是珠三角西部货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打通海铁公联运“最后一公里”,构建形成港口、铁路、公路多式联运的立体运输网络,直接服务于南沙港区集疏运和临港产业,对于建设以南沙港为核心的陆海联运大通道、打造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建设南沙自由贸易港、提升广州航运枢纽功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西江斜拉桥
中铁十一局集团参建的广州南沙港铁路标段全长15.8公里,其中跨西江斜拉桥主跨跨径600米,是目前世界上双线货运铁路建设史上同类型结构跨度最大的斜拉桥。该大桥全长1117.5米,属钢箱混合双主梁结构,采用H型桥塔。大桥建设过程中,建设者克服深水急流和地质复杂等不利因素,先后攻克钢围堰、大直径桩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等一系列施工难题。建设者还运用BIM技术优化预应力筋、索导管、锯齿块和梁等部位钢筋之间的碰撞冲突,并制作可视化交底,保障各工序有效衔接。
跨鸡鸦水道公铁两用连续钢桁梁桥
中铁十二局集团承担南沙港铁路4标全长约18.8公里施工任务,主要结构物为特大桥3座,大中桥1座,框架中桥2座,涵洞4座,站场2座等。其中,南沙港铁路跨鸡鸦水道主桥公铁两用连续钢桁梁桥,主桥长381米,主跨175米,是国内同类型最大跨度公铁两用平行弦连续钢桁梁,也是国内首座纵肋倒置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公铁两用桥,更是国内首例既有公路桥梁改扩建公铁两用桥梁工程。建设者通过开展科研攻关,在既有公路桥改扩建公铁两用桥施工领域进行了探索和创新,为既有桥墩再利用、公铁两用钢桁梁桥混凝土公路桥面板施工等同类工程提供了较为成熟的借鉴经验。
西江斜拉桥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承担全线71%架梁和全部铺轨任务。由于钢桁梁铺设轨枕板精度要求高,建设者采取国内首例钢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