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拼搏赶超,武汉地铁奋力拼出“开门红”

发布时间:2022-01-12分类:轨道企业信息来源:武汉地铁青年
【轨道交通网-RTAI 智慧城轨网-城市轨道交通门户网站讯】

2022年初,武汉地铁运营里程达435公里,进入全球前十。同时,在建轨道交通线路达10条,建设总里程达156公里。新年伊始,地铁前川线、19号线、11号线、16号线二期等项目施工现场,8000余名地铁建设者奋力拼搏,拼出“开门红”。



微信图片_20220112093244.jpg

长江日报报道



元旦假期

数千建设者放弃休假奋战前川线


2022年新年第一天,早晨7时20分第一缕曙光刚出现,武汉地铁集团建设事业总部一级项目经理李结元、业主代表邹晓艳等人便匆匆赶往位于黄陂的前川线四标段,该标段天阳路-腾龙大道区间正在24小时不间断进行盾构施工。


“前川线一共有七个土建标段,其中四标段总长9.1公里,共3站3区间,包括横店站、临空北路站、天阳路站,以及横店-临空北路区间、临空北路-天阳路区间、天阳路-腾龙大道区间。”武汉地铁集团建设事业总部一级项目经理李结元介绍,目前全线共有数千地铁建设者奋战一线,仅四标项目就有近千名建设者。


“天腾区间的盾构段长2.4公里,下穿现状河塘后,侧穿四环线高架桥墩,与盘龙大道基本平行,下穿后湖,然后一路南行至腾龙大道站。”武汉地铁集团建设事业总部业主代表邹晓艳介绍,盾构主要难度集中在800米长的下穿后湖段,此处穿湖,地质条件为强风化泥岩、含砂和黏性土,对刀盘磨损较大,始发前施工单位对刀盘进行改良。对于泥岩掘进,项目采用了非常规的扁齿滚刀,这样启动扭矩减小,有利在泥岩掘进过程中防止结泥饼,提高施工效率。


他说,为了保证地铁施工“精细精品化”,对盾构施工的每个工序制定作业指导书。“拼装隧道管片时,最担心的是破损和渗漏,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在盾尾刷处先清理积水和泥沙,再拼装管片,能有效提升管片拼装质量,减少渗漏水。”邹晓艳介绍,拼装管片时,除了常规注浆,每隔2-3环,还要注浆打“环箍”,阻断盾尾后方的渗水通道,保证安全。


为了保证工程安全质量,李结元、邹晓艳等地铁建设者除了白天常规巡查,深夜还经常深入隧道检查。


微信图片_20220112093248.jpg

前川线项目部检查盾构施工的推进情况



前川线11座车站

已有9座完成主体结构


1月6日下午,武汉地铁前川线再传捷报,伴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前川线北车基地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北车基地站位于黄陂区京九街西侧,是一座高架三层岛式站台车站,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车站由主体、附属用房区、天桥及4个出入口组成。车站主体长153米,站台宽12.6米,主体总宽22.4米。


武汉地铁集团建设事业总部业主代表许泽坤介绍,车站在施工作业前,项目部通过建立BIM模型,预先在计算机中模拟建立数字化信息模型,仿真实体工程,模拟开挖、建设,寻找实施方案最优解,避免了后期的反复调整,确保工程质量可控。


作业过程中,项目部严把全过程管控,重点对钢筋丝头、立柱、楼板等车站工程关键部位加强施工质量检查;开展质量创优、工序质量达标活动,推行“首件制”“三检制”,打造样板工地。


“北车基地站周边环境复杂,需要跨越既有村路管线施工的项目多、工序转换频繁,项目部积极摸索常态化安全管理模式,以精细化安全管理标准促进安全生产,每天对施工的安全风险源进行分析、交底,实现定岗、定人、定责,以带班负责制绷紧安全生产的弦。”许泽坤介绍。


据了解,前川线从7号线园博园北站接入,止于黄陂广场站,全长36.44公里,采用地下站与高架站相结合方式,设车站11座。截至目前,前川线9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完工,2座车站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7个高架区间正在进行上部结构施工;共15个单线盾构区间,其中4个已贯通,11个区间正在掘进。


微信图片_20220112093252.jpg

前川线北车基地站效果图



19号线鼓架山站-花山新城站

盾构区间高质量推进


1月,19号线鼓架山站-花山新城站盾构区间,左右两线两台盾构机正在地下高质量推进。百余名地铁建设者,不分白昼驾驭“地老虎”,两线以每天共20环的速度在地下掘进。19号线建设事业总部业主代表余亚东介绍,春节期间将不停工,确保线路高质量推进。


鼓花区间盾构全长约4.2公里,区间线间距为14-25.2米,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为700米。线路纵断面采用“W字坡”,左、右线最大纵坡为26‰,隧道埋深为10.4-23.3米。盾构管片内径6.4米,外径7.2米,每环管片宽1.5米,管片内侧设置滑槽、锚杆及T型螺栓。区间主要穿越强、中风化泥岩,区间先后下穿、侧穿500kV高压铁塔、220kV高压铁塔、房屋及雨水涵管,并且长距离下穿湖泊1.3公里。该盾构区间做到了“零污染”“零错台”“零渗漏”。


零污染。鼓花区间目前左线掘进202环,右线掘进466环。始发以来,项目部通过文明施工责任划分,做好文明施工的常态化保持。现场场地实现全硬化,无土层裸露,沿围挡边设置完备的雨污水收集系统,所有施工污水通过排水沟收集至三级沉淀池,净化后排放至市政污水管道,实现了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常态化、施工环境零污染。


零错台。项目部通过对已成型隧道的管片进行检查,实现了成型管片零错台。


零渗漏。鼓花区间通过控制掘进参数、严格注浆,大胆采用新型干混砂浆材料,截至目前,已成型隧道无一渗漏点。


微信图片_20220112093255.jpg


19号线鼓架山站-花山新城站盾构区间



新开工项目

跑步进场加速推进


去年12月26日,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6号线二期、16号线(汉南线)工程开通初期运营,同日,武汉轨道交通新港线一期、5号线二期、16号线二期、12号线连接线工程和轨道交通信息化云平台项目五大工程同日开工,总投资约170亿元。


五大项目的集中开工,是武汉地铁锚定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启“十四五”建设大幕的重要举措,为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武汉贡献地铁力量。


1月10日,16号线二期工程全线交通疏解打围全部完成,标志着工程建设正式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建设事业总部二级项目经理陈冬林介绍,去年12月26日开工后,12月30日首开段幸福园路站首根桩基开钻。


16号线二期项目部以“最快进场、最快施工、最快出产值”三个“最快”为目标,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先后顺利完成占道挖掘、园林移栽等手续办理,完成交通疏解打围方案上报审核,为首根桩基的顺利开钻提供了坚实保障。目前,共有110多名建设者奋战一线,力保“开门红”。 


16号线二期工程,共计2站3区间,全长4.22公里,均采用高架敷设。16号线二期工程起于通航产业园区兴城大道站,沿纱帽大道接入16号线周家河站(既有)。该工程强化了通航产业园与纱帽新城、军山、沌口、中心城区的交通衔接,进一步加快园区发展。


新港线一期工程起于杨春湖片区北洋桥站,沿沙湖港北路、明德路、青王公路、青化路走行,止于白玉山站,途经杨春湖城市副中心、武汉火车站、武钢、白玉山。线路全长10.92公里,共设站5座,均为地下站。


新港线一级项目部经理许建军介绍,新港线土建单位均已进场,正同步办理园林迁改及占道挖掘手续,已实施武铁区间明挖段、铁铺岭站、白玉山站部分绿化迁改打围,已完成各站点交接桩、建构筑物调查、管线调查等工作,白玉山站桩基设备已进场。项目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就征地拆迁、交通疏解、管线迁改等开展对接协调工作。


在5号线二期建设现场,武汉地铁集团建设事业总部业主代表王亚东介绍,5号线二期工程线路长度约为2.63公里,均为高架线路,共设2站2区间。目前,已组织施工单位进场打围,开始起点折返线钻孔灌注桩施工,并同步推进园林迁改等前期工作。

分享:

相关文章

未标题-1-01.png

RTAI 智慧城轨网  © 2021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苏ICP备20210343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