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12号线运用BIM技术三维建模 地下车站怎样建全过程可视可推演

发布时间:2023-08-17分类:轨道交通动态来源:武汉地铁
【轨道交通网-RTAI 智慧城轨网-城市轨道交通门户网站讯】

“12号线兴业路站与既有线3号线车站对接施工条件如何?面临施工的困难还有哪些?……”在武汉地铁12号线兴业路站现场会议室,业主代表、技术部长、安全总监等围着兴业路站三维建模,在15分钟你来我往的讨论中,再次确认了施工方案。

地下站被搬到会议室

走进兴业路站施工现场会议室,武汉地铁股份公司业主代表何凯点开操作平台,从会议桌中间缓缓升起兴业路站、石桥站、后湖四路站3座车站模型,其地下三层车站内部构造瞬间跃入眼帘。

何凯介绍,以往在施工中,采用的是二维图纸,有些部位上下交错只能靠想象。12号线采用BIM技术后,利用相关软件对施工项目进行三维立体建模,快速梳理图纸问题,用可视化的方式解决技术难题,即使一个完全不懂施工图纸的人也能直观感受施工效果。

通过建模看到,位于地下深达9层楼高,长177米,宽22.3米的兴业路站,内部构造有车控室、站台、站厅及10余间设备用房,以标准比例被立体呈现,360度无死角可观察到每个细节。其中,兴业路站位于兴业路的正下方,与建设大道交叉,分别设有3个出入口一目了然。

三维建模预演施工工序

目前,武汉地铁12号线全线80%的车站处于基坑开挖和结构施工,加上进入汛期,武汉地铁质量安全部监察部覃亚洲介绍,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有序,除了实地巡查,通过三维建模对施工作业各项工序进行“预演”和“彩排”,可进一步掌控施工的合理性。

兴业路站三维建模显示其地质从地表往下依次为:杂填土,黏土,粉土,粉砂,圆砾混卵石,强风化粉砂质泥岩,中风化粉砂质泥岩等13种地层。施工单位项目安全总监介绍,基坑围护结构施工通过三维建模,从而确定了支撑的排序和施工工艺:基坑采用地下1000毫米连续墙+内支撑支护体系;设置五道支撑,第一道、第三道、第四道支撑及斜撑采用混凝土支撑,其余为钢支撑。目前,该项工程节点已完工,正式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三维建模不仅集成了地铁车站的完整信息,同时还提供了一个多维的交流环境。与传统模式下项目各方人员在现场从图纸堆中找到有效信息后再进行交流相比,效率大大提高。”覃亚洲介绍,三维建模将逐渐成为一个便于施工现场各方交流的沟通平台,可以让项目各方人员方便地协调项目方案,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及时排除风险隐患,从而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施工现场生产效率。

分享:

相关文章

未标题-1-01.png

RTAI 智慧城轨网  © 2021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苏ICP备2021034379号-2